公共建筑中消防排煙管道的“消隱化”設計
隨著《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》GB 51251-2017的實施,設備管線間的相互交叉重疊、相互擠占空間、影響建筑使用凈高等問題愈加突出,優化建筑設備管線布置,成為我們設計面臨的一個新課題。
1、增加排煙豎井,細分防煙分區。
在每個防火分區內,兼顧經濟性的同時,盡可能多的劃分防煙分區。首先,通過減小每個防煙分區的面積,從而減小排煙量,達到縮小排煙風管截面積、節約吊頂空間的要求。其次,通過增加排煙豎井數量,縮短排煙管道的長度,減少與其他設備管線的交叉。
2、打造消防排煙管道的定制化“布置區域”
設計將設備管線布置在梁下,主梁內的絕大空間均處于“空閑”狀態,優化設計充分利用梁格中的“灰色地帶”,將其打造為消防排煙管道的定制化“布置區域”,同時把控防煙分區設置,避免排煙管道跨越梁格。
3、采用綠色的消防排煙方案
在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,建議在防排煙設計過程中,盡可能采取綠色節能的自然排煙方式。自然排煙:利用火災熱煙氣流的浮力和外部風壓作用,通過建筑開口將建筑內的煙氣直接排至室外的排煙方式。自然排煙不需設置排煙管道,可將消防排煙管道真正的做到“消隱化”設計,同時可節省建筑的初始投資及降低建筑的后期運維費用。
總而言之,無論是通過優化防煙分區布置、優化排煙管道布置,來實現消防排煙管道的“消隱化”設計,還是采用自然綠色的消防排煙方案,真正的將消防排煙管道做到“消隱化”設計,核心目的均是為了實現降低設備管線高度,在滿足建筑空間凈高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建筑層高,從而提升建筑的經濟性設計。
內容源于中怡設計,如侵權聯系刪除
上一條: ?如何解決后廚油煙管道排煙不暢的問題?
下一條: 選擇玻璃鋼通風管道,我們有要求